|
2021年5G展望:从5G+行业到5G+产品的转变自2019年国内5G正式商用开始,5G已经走过了2个年头,5G前进的步伐也越来越清晰。截止到2020年四季度,全球已经有超过100个国家的5G商用网络正在运营,国内的5G基站也超过了60万个。于此同时,我们也看到,基于5G网络的各种各样的行业应用,如4K/8K视频、云游戏、VR、电网、工业控制等给用户带来了极致体验。相信在新的一年,我们能看到更多5G网络应用在垂直行业带来的千行百业的变革和升级。
一、 行业概述
1、 移动通信代际技术进步
美国数学家、信息论创始人香农,提出著名的公式:C=W log2(1+S/N)。式中:W是信道带宽(赫兹),S是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(瓦),N是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(瓦)。通过这一公式可以知道,信息传输速度与带宽和信噪比之间的数学关系。 因此,移动通信技术每一次的升级,就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。提升可用带宽,提高已有宽带的使用率以及信噪比,进而达到高速率、低时延和更稳定的传输,这三个功能指标上的飞跃。即:“更高、更快、更稳”!!!
2、5G三大应用场景对应的技术协作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(ITU)对5G应用场景的定义,可分为三大应用场景,即eMBB(Enhance Mobile Broadband)增强移动带宽、uRLLC(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)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、mMTC(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)海量机器通信等。
而在这三大应用场景的背后,具体的技术协助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? eMBB:信道带宽提升+提高NR信道编码效率+Massive MIMO超密集组网 信道宽带提升其实最好理解,就像马路一样,马路越宽车就能跑的越快。2G的信道宽带普遍只有10MHz,而5G达到了100MHz,毫米波上甚至能支持400MHz,提供了更快的条件。 4G时代数据信道所用turbo码、控制信道用TBCC,该信道编码方式在更高的速率上容易出错,而5G NR采用了全新的信道编码方式,即数据信道用LDPC编码,控制信道和广播信道用Polar编码。这一改进可以提高NR信道编码效率,能以低复杂度和低时延,扩展达到更高的传输速率。 MassiveMIMO超密集组网就是增加了基站的密度,在同一个基站内增加了天线的数量,通过载波聚合,就能实现更快的速率。这就像原来一堆货物只有一个大卡车一趟一趟的搬运,现在来了几百辆小卡车,一次性就全部搬完。 uRLLC:边缘计算 5G实现低时延除了提高了NR信道编码效率外,最重要的就是边缘计算了。
当数据中心部署的位置离设备越近的时候,数据传输的时延就越低。因此,为了实现更低的时延,会把对时延要求敏感的数据处理放在离基站更近的地方,即放在网络的边缘端,也就是边缘计算了。 mMTC:NB-IOT mMTC在国外还有eMTC技术,但在国内就只有NB-IOT技术了。NB-IOT技术是第一种专门为实现海量物联网设备通信设计的技术,在2020年7月9日结束的ITU-R WP5D #35会议上,3GPP技术正式被接受为ITU IMT-2020 5G技术标准。 |